自知
我是誰?我想要什麼?
求學選科時,知道自己要什麼嗎?
求職時,知道自己要什麼嗎?
擇偶時,知道自己要什麼嗎?
在工作上作決定時,知道自己要什麼嗎?
面對種種人生決擇,站在人生交义點,該如何作出面對?若能認識自己多一些,便可為自己作出合適的選擇。
想了解自己多一點,可從「喬哈里窗口」Johari Window (見圖示)概念入手。
窗口1:
你知我知,人所共知,是開放自主的空間,容易為自己作出合適的決定。
窗口2:
你知而我不知,是自己的盲點,容易令自己作出錯誤的決定。
窗口3:
我知而你不知,是自己的私隱,容易為人誤解或不支持自己的決定。
窗口4:
你我也不知,是自己有待開發的空間,只要肯花時間和勇於嘗試,便能發掘自己的潛能。
想自己能夠有效率地作出合適的決擇,要儘量擴大窗口1「你知我知」的開放自主空間;想清楚自己的能力和缺點,可請教一些熟悉自己又可信的至親友好;想別人認識自己,要多與人溝通,分享自己的經驗、喜好和想法;想進一步開發自己的潛能,要不斷努力,大胆作出新嘗試。
有謂「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」,「了解自己」只是成功之始。
作者:馬利雅 (Maria)
(歡迎讀者用電郵提出意見,與我們分享上述題目的心得和經驗。如想引用文章內容,請向作者致意,使用時請提及作者。)
Tags:
意識